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鲁迅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2025-07-07 18:18:51

问题描述:

鲁迅二十四孝图读后感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8:18:51

鲁迅二十四孝图读后感】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时,我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充满道德教条与传统礼教的世界。这篇文章虽短,却字字锋利,直指封建社会中那些被美化、被神化的“孝道”背后隐藏的残酷与虚伪。

鲁迅以自己童年时对《二十四孝图》中故事的反感为切入点,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孝”的极端推崇。他提到“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表面上是宣扬孝顺父母、牺牲自我,实则让人感到压抑与窒息。这些故事不仅没有带来温暖,反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近乎扭曲的伦理压迫。

鲁迅并非完全否定“孝”的价值,而是批判那些打着“孝”的旗号,行残暴之事的荒唐行为。比如“郭巨埋儿”,为了供养母亲而活埋自己的儿子,这种所谓的“孝”已经超越了人性的底线。鲁迅用冷静而犀利的语言,揭露了这种“孝”的虚伪性,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深刻反思。

文章中,鲁迅还提到了自己幼年时对这些故事的恐惧与厌恶。这让我联想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对人性的尊重与引导。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这种极端的“孝道”,那么他的心灵是否会因此受到伤害?鲁迅正是通过个人的经历,唤起人们对传统道德的重新审视。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到的不仅是鲁迅对旧文化的批判,更是一种对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警醒。在今天这个强调个性与自由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孝”?它是否应该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强迫与牺牲?

《二十四孝图》不仅仅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传统文化中的弊病,也映射出我们当下社会在对待亲情与伦理问题上的种种困惑。鲁迅的文字虽然写于百年前,但其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