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融合历史与传说,抒发了对爱情、权力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因其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而广为传诵。
全诗共120句,近800字,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开篇以“汉皇重色思倾国”点明主题,揭示了唐玄宗因宠爱杨贵妃而导致国家衰败的历史背景。接着通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诗句,生动刻画了杨贵妃的绝世美貌,也为后文的悲剧埋下伏笔。
随着剧情的发展,诗人将视角转向安史之乱爆发后的宫廷变故。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赐死,唐玄宗则在蜀地孤独度日,思念成疾。诗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成为千古名句,道出了爱情虽逝,却难以忘怀的永恒哀愁。
《长恨歌》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叙事技巧上,更在于其情感的细腻表达。白居易以极其克制的语言描绘出帝王与妃子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既有深情,又有无奈。诗中还穿插了许多神话元素,如仙山寻觅、梦中相会等,使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此外,《长恨歌》在语言风格上也颇具特色。它采用七言古体,句式长短错落,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和夸张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体而言,《长恨歌》不仅是一首描写爱情悲剧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社会变迁与人性挣扎的文学杰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