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高屋建瓴成语及解释

2025-07-12 04:14:54

问题描述:

高屋建瓴成语及解释,跪求好心人,拉我出这个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2 04:14:54

高屋建瓴成语及解释】“高屋建瓴”是一个常见于汉语中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处理问题时具有高度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比喻某人能够从高处俯瞰全局,做出明智的决策。

成语来源

“高屋建瓴”最早出自《史记·高祖本纪》:“秦王子婴,素无功,因赵高而立,非有大德,故不能久安。今陛下既得天下,宜以仁义为本,高屋建瓴,以制其下。”这里的“高屋建瓴”原意是站在高高的屋顶上倒水,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之势。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的思维高度和战略眼光。

成语含义

“高屋建瓴”的字面意思是:在高高的屋顶上倒水,水流自然会顺势而下,势不可挡。引申为:站在高处,掌握主动权,能够掌控局势,轻松应对各种挑战。

在现代汉语中,“高屋建瓴”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或进行决策时,能够从宏观角度出发,把握整体趋势,不被局部细节所迷惑,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用法举例

1. 在企业管理中:

“他作为公司高层管理者,总是能高屋建瓴地看待问题,提出长远的发展策略。”

2. 在政策制定中:

“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高屋建瓴,统筹兼顾,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3. 在个人成长中:

“只有具备高屋建瓴的视野,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统揽全局

- 反义词:目光短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远见

成语的文化意义

“高屋建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中“以势驭事”的思想。古人讲究“顺势而为”,强调在行动前要充分了解形势、把握全局,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职场、学术还是日常生活,拥有“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总结

“高屋建瓴”是一个富有智慧和哲理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不应只关注眼前的细节,而应从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只有具备这样的视野和格局,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