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蚂蚁避雨含反思】一、活动名称:
《小蚂蚁避雨》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节奏感,能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模仿。
3. 通过故事情境,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在活动中渗透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情感教育。
三、活动准备:
1. 音乐素材:《小蚂蚁避雨》儿歌音频或视频。
2. 教具:蚂蚁头饰若干、雨伞道具、背景图片(下雨天的草地)。
3. 环境布置:在教室中营造“下雨”的氛围,如用纸板做雨滴、播放轻柔的雨声。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下雨天”的图片,提问:“你们见过下雨吗?下雨的时候,小动物们会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接着引出故事:“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小蚂蚁避雨的故事。”
2. 欣赏与理解(8分钟)
播放《小蚂蚁避雨》的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边播放音乐边讲述故事:“春天来了,小蚂蚁们正在草地上玩耍,突然下起了大雨,它们赶紧找地方躲雨……”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如:“小蚂蚁是怎么躲雨的?”“它们有没有帮助别人?”
3. 跟唱与律动(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小蚂蚁避雨》,注意节奏和歌词的准确性。
随后,结合音乐进行简单的身体律动,如模仿蚂蚁爬行、跳、躲雨等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4. 游戏互动(8分钟)
组织“小蚂蚁避雨”游戏:
- 幼儿戴上蚂蚁头饰,扮演小蚂蚁。
- 教师播放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幼儿随音乐做动作;当音乐停止时,幼儿要迅速找到“雨伞”(即同伴或老师提供的道具)躲起来。
- 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变化,如“大雨来了”、“小雨来了”,增加趣味性。
5. 总结与分享(4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段音乐?”“你觉得小蚂蚁做得对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五、活动延伸: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绘本,供幼儿阅读和讲述。
2.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小蚂蚁避雨》,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小蚂蚁避雨》为主题,结合音乐欣赏与肢体律动,旨在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力和参与积极性。整体来看,孩子们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跟随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 节奏感差异较大:部分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动作与音乐不协调。今后可加强节奏训练,如使用拍手、跺脚等方式增强节奏感。
2. 个别幼儿参与度不高:有些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较为内向,不愿主动参与游戏。教师应多给予鼓励,创造更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 时间安排略显紧凑:由于活动内容较多,部分环节时间较短,影响了幼儿的深入体验。今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还能促进其情感发展与社会交往能力。今后将继续探索更多适合大班幼儿的音乐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音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