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教学实录一】【教学时间】2025年4月5日
【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
【授课教师】李老师
【教学内容】课文《赵州桥》(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我国古代建筑的课文,题目是《赵州桥》。你们知道赵州桥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1:赵州桥在河北省。
生2:它是古代的石拱桥,很坚固。
师:非常好!大家说得都很对。赵州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课文,了解它的故事和意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分享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生3: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建造者、结构特点以及它在历史上的作用。
生4:还提到了李春设计的聪明才智。
师:总结得很好。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赵州桥的基本情况,还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介绍赵州桥的位置与历史背景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提到“赵州桥又叫安济桥”,你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
生5:可能是因为它能渡过赵河,起到桥梁的作用吧。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中的描述:“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这说明它是一座跨越河流的桥,具有实用价值。
(二)分析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师:课文第二自然段详细描写了赵州桥的结构。谁能说说它的结构有什么独特之处?
生6:赵州桥是石拱桥,桥身很长,只有两个大拱。
生7:还有小拱,这样可以减轻桥身重量,还能泄洪。
师:非常准确。李春在设计时考虑得非常周到,既保证了桥的稳固性,又兼顾了实用性。这就是古代工匠的智慧所在。
(三)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师:课文最后一段提到:“赵州桥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8:我觉得作者是在赞美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生9:还有一种自豪感,因为这是中国人的成就。
师:说得很好。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也激发了我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四、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赵州桥,那么你有没有见过类似的桥?或者有没有听说过其他著名的古代建筑?
生10:我爷爷家附近有一座老桥,虽然不是石拱桥,但也很有历史感。
生11:我知道北京的卢沟桥,也是很有名的。
师:非常好!其实,我国还有很多像赵州桥一样的古建筑,它们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希望同学们以后有机会多去了解这些文化瑰宝。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赵州桥》这篇课文,了解了它的位置、结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赵州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坚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六、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赵州桥的历史故事。
3.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赵州桥的感受。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增强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融入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建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