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肜的意思(肜字的笔顺拼音及读音部首笔画及在线新华字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常见的汉字,它们虽然不常被使用,但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肜”这个字。它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但在古文或某些特定语境中仍有出现。
“肜”字的拼音是 ráng,声调为第二声。它的结构属于左右结构,左边是“月”字旁,右边则是“彡”(三撇)。从字形来看,“肜”字与“肉”有关,可能与身体、肢体或某种动作有关联。
在《说文解字》中,“肜”字的解释为“祭也”,即祭祀的意思。在古代,祭祀是一种重要的仪式,用于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因此,“肜”字最初可能用于描述某种祭祀行为或仪式。
从笔画角度来看,“肜”字共有 10画,具体笔顺如下:
1. 横
2. 竖
3. 横折
4. 横
5. 竖
6. 横撇
7. 撇
8. 捺
9. 撇
10. 捺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肜”字较为生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不常见,因此在日常交流中几乎不会用到。如果你是在学习古文或者研究古代文献,可能会接触到这个字。
此外,可以通过“在线新华字典”进行查询,获取更详细的解释和例句。许多在线工具不仅提供拼音、笔画、部首等基本信息,还会附带相关词语和出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字义。
总之,“肜”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但使用频率较低的汉字。了解它的读音、写法以及基本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古籍或复杂文本时更加得心应手。对于有兴趣深入研究汉字文化的朋友们来说,这类生僻字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