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文言文及释义

2025-07-17 12:36:55

问题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文言文及释义,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7 12:36:55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文言文及释义】在初中阶段,语文学习是基础课程中的重点之一,而古诗文和文言文的学习更是提升语言理解力与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课本中要求的必背古诗文和文言文内容,不仅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升,更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篇文章将围绕“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文言文及释义”这一主题,系统梳理教材中常见的篇目,并附上简要的注释与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必背古诗文

1. 《次北固山下》——王湾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释义:

旅途行至青山之外,船儿行驶在碧绿的江水之上。潮水涨满,两岸显得更加开阔;顺风扬帆,船行平稳。太阳从海上升起,带来新的一天;春天的气息已悄然进入旧年的末尾。思乡的书信该寄往何处呢?希望大雁能替我带回故乡。

2.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释义:

干枯的藤蔓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乌鸦飞回巢穴;小桥旁有潺潺的流水,远处是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呼啸,一匹瘦马缓缓前行。夕阳渐渐西沉,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天涯独自哀伤。

3. 《观沧海》——曹操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释义:

我登上东边的碣石山,眺望浩瀚的沧海。海水波澜壮阔,山岛高耸挺立。树木繁茂,百草丰盛。秋风飒飒,巨浪翻腾。日月运行,仿佛出自大海;银河璀璨,也似从海中升起。真是令人感到无比喜悦,于是吟诗一首,表达心志。

二、必背文言文

1. 《论语十二章》(节选)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义: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 《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释义:

君子的行为准则,是以宁静来修养自身,以节俭来培养品德。没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内心的宁静,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需要心境平静,才能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问。因此,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明确志向;只有内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三、学习建议

1. 反复诵读:古诗文讲究韵律和节奏,多读多背有助于增强语感。

2. 理解意思:结合释义,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 联系实际:尝试将古诗文中蕴含的道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加深感悟。

4. 定期复习:避免遗忘,做到“温故而知新”。

通过认真对待这些必背的古诗文和文言文,同学们不仅能提高语文成绩,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希望每一位七年级的同学都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经典中汲取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