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窦桂梅教学实录(《祖父的园子》)

2025-07-23 20:13:36

问题描述:

窦桂梅教学实录(《祖父的园子》),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3 20:13:36

窦桂梅教学实录(《祖父的园子》)】在语文教学中,文本的解读往往不仅仅是语言的分析,更是一种情感与生命的共鸣。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祖父的园子》一课时,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童真、温情与思考的世界。

本课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篇描写童年记忆的文章。文中通过“我”与祖父在园子里的自由玩耍,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也寄托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亲情的珍视。窦桂梅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直接讲解课文内容,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走进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深度思考。

课堂伊始,窦老师以一个简单而富有诗意的问题开场:“你有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园子’?”这个问题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让孩子们开始回忆自己生活中的“小天地”。有的孩子说家里的小花园,有的说学校的操场,还有的说爷爷奶奶家的院子……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段被唤醒,为后续的文本理解奠定了情感基础。

接着,窦老师带领学生逐段品读课文,她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语言分析,而是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温度。比如在读到“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时,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用语言描绘出心中的“园子”,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文本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在课堂互动环节,窦老师设计了多个开放性问题,如“祖父为什么允许‘我’在园子里随便玩?”“你觉得‘我’和祖父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让他们在讨论中逐渐理解人物的情感联系与精神世界。窦老师善于倾听,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并适时给予肯定与引导,营造出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此外,窦老师还巧妙地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如果我是‘我’,我会怎样对待祖父的园子?”这样的问题,既是对文本的延伸,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在她的课堂上,语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与人格的塑造。

最后,窦老师以一首轻柔的诗作结,把课堂推向情感的高潮。她用温柔的声音诵读着:“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有人情味。”这句话不仅是对课文的总结,更是对学生心灵的触动。学生们在感动中完成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在心中种下了对生活、对亲人、对世界的热爱。

窦桂梅老师的这节《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充分展现了她“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情动人”的教学智慧。她用细腻的引导、温暖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让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变得生动而富有意义。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心灵的对话与成长的旅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