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登泰山记》理解性默写练习与答案

2025-07-26 07:20:48

问题描述:

《登泰山记》理解性默写练习与答案,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07:20:48

《登泰山记》理解性默写练习与答案】一、填空题(根据原文内容填写)

1.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__________,至__________。

答案: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始得观夫泰山之阳,游于泰安。

2. 阴阳割昏晓,__________。

答案: 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

3. 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

答案: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

答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石灰吟中“粉骨碎身全不怕”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 《登泰山记》中描写日出时的景象是__________。

答案: 须臾,云气渐起,日光从东边透出,如金蛇游走,照耀四野。

7. 作者在文中提到“其远古刻尽漫失”,意思是__________。

答案: 那些古老的碑文大多已经模糊不清。

8. “山多石,少土”出自《登泰山记》,说明了__________。

答案: 泰山多为岩石,泥土较少。

9. 作者在文中提到“道中迷雾四塞”,说明了__________。

答案: 路上弥漫着浓雾,视线受阻。

10. 作者登上山顶后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

答案: 四望无际,群峰如黛,云海翻腾,气象万千。

二、简答题(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1. 《登泰山记》是清代哪位作家的作品?

答案: 姚鼐。

2. 作者为什么选择在冬季游览泰山?

答案: 因为冬天的泰山景色更为壮丽,且人少景幽,适合登山。

3. 文中“泰山之阳”指的是泰山的哪个方向?

答案: 泰山的南面。

4.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生志向的追求。

5.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 苍翠的山峦覆盖着白雪,阳光映照在南方的天空,显得明亮耀眼。

三、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句子)

1. 描写泰山日出景象的句子:__________。

答案: 须臾,云气渐起,日光从东边透出,如金蛇游走,照耀四野。

2. 表达作者登顶后心旷神怡的句子:__________。

答案: 四望无际,群峰如黛,云海翻腾,气象万千。

3. 描写山路崎岖、行路艰难的句子:__________。

答案: 山多石,少土,石罅间多枯松,行步艰难。

4. 表现作者对泰山历史文化的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

答案: 其远古刻尽漫失,不可辨识,令人感叹。

5. 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赞叹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

答案: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四、拓展思考题

1. 结合《登泰山记》的内容,谈谈你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解。

参考答案: 通过阅读书籍可以增长知识,但亲身经历和实地考察更能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姚鼐通过亲自攀登泰山,不仅领略了自然之美,也深化了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体现了“行万里路”的重要性。

2. 作者在文中提到“其远古刻尽漫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历史遗迹逐渐被遗忘或损毁,提醒我们要重视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与传承。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适用于语文教学中的理解性默写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登泰山记》的主旨、语言风格及写作技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