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一练故事新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故事新编”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情节构思、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进行创意改编,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增强其表达自信,培养合作意识与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如何在尊重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提升写作质量。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写出有个性、有深度的新编故事。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 选取几篇适合改编的经典故事(如《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等);
- 制作PPT课件,展示优秀故事新编案例;
- 设计课堂活动任务单。
2. 学生准备:
- 预习相关故事内容;
- 思考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改写思路。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重新讲一个熟悉的故事,你会怎么讲?”引出“故事新编”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环节:故事分析(10分钟)
选取一篇经典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带领学生回顾原故事的情节、人物和寓意。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个故事还可以怎样讲?有没有其他可能的发展方向?”
第三环节:创意启发(10分钟)
教师展示几个优秀的故事新编案例,如将《守株待兔》改编为现代职场故事,或把《愚公移山》写成科幻小说。通过这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新编”不是简单改写,而是要有创意和逻辑。
第四环节:小组合作创作(2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改编。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 明确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 构思新的情节发展;
- 表达清晰、语言生动;
- 尽量体现一定的思想深度。
第五环节:展示与评价(15分钟)
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新编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建议。教师适时点评,强调创意与逻辑的结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第六环节: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故事新编”不仅是写作训练,更是思维拓展的过程。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尝试不同风格的改编,提升写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请每位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进行一次“故事新编”,字数不少于300字,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新编”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未来可进一步引入更多类型的文本,如童话、神话、历史故事等,拓宽学生的创作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