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三峡》《河水龙门》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郴州市中考题)(-)

2025-07-27 19:45:02

问题描述:

《三峡》《河水龙门》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郴州市中考题)(-),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7 19:45:02

《三峡》《河水龙门》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郴州市中考题)(-)】在语文学习中,文言文阅读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郴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选取了《三峡》与《河水龙门》两篇文言文作为阅读理解的材料,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翻译以及信息提取能力。以下是对这两篇文言文的阅读练习与参考答案整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一、原文选段

【《三峡》节选】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河水龙门》节选】

龙门,古之大川也。其水势激荡,其地险峻。禹凿龙门,以通河。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故九万里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二、阅读练习题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略无阙处: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

(3)素湍绿潭:__________

(4)去以六月息: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三峡》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通过哪些描写表现出三峡的壮丽风光?

4. 《河水龙门》中提到“禹凿龙门”,这反映了古代人民怎样的精神?文中“背负青天”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这句话的理解。

三、参考答案

1. (1)略无阙处: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2)虽乘奔御风: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

(3)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

(4)去以六月息:离开时凭借六月的风力。

2. (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

(3)水流拍击三千多里,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3. 《三峡》描写的是春冬季节的景色。作者通过描写山峦连绵、水势汹涌、飞瀑流泉、绿潭清波等景象,展现了三峡的雄伟壮观与自然之美。

4. “禹凿龙门”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勇于开拓的精神。文中“背负青天”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大鹏展翅高飞的气势。

5.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意思是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确实有很多乐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三峡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四、总结

《三峡》与《河水龙门》均为文言文经典篇目,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古人智慧的光辉。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与练习,不仅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认真研读原文,勤于练习,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