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窃读记课堂实录

2025-07-28 23:22:50

问题描述:

窃读记课堂实录,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23:22:50

窃读记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篇非常特别的文章——《窃读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林海音,她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书店里“窃读”的故事。你们有没有想过,“窃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她要“窃读”呢?

生1:可能是因为她没有钱买书,只能偷偷看。

生2:也许她很爱读书,但家里条件不好。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篇充满情感的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她的渴望与坚持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发音和文章的整体内容。读完后,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什么。

(学生朗读课文)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对文章的理解?

生3:文章讲的是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但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所以常常去书店“偷看”书,后来被店员发现,但她依然坚持读书。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内容。那么,你们觉得“窃读”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生4:我觉得“窃读”不是真的偷书,而是偷偷地读书,因为没有钱买书。

师:没错,这里的“窃”不是“偷盗”的意思,而是“偷偷地、悄悄地”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表达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阅读的执着。

三、精读分析,体会情感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文章中的几个关键段落,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她的内心感受的。

(教师出示重点语句)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袖衬衣上汗涔涔的,我像一条小鱼钻进教室。”

师:这段描写中,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生5:用了“像一条小鱼”这个比喻,表现了她动作的灵活和躲藏的紧张感。

师:很好。再来看这一句: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这句话中的“快乐”和“惧怕”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生6:不矛盾。因为她喜欢读书,所以感到快乐;但又担心被人发现,所以害怕。

师:对,这就是作者复杂的心情。她既热爱读书,又因为经济困难而不得不“窃读”,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文章更加真实动人。

四、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比如,为了看书而做出一些“小动作”或者“偷偷摸摸”的事情?

生7:有一次我借了同学的书,回家后偷偷看了很久,结果被妈妈发现了,还被骂了一顿。

生8:我以前也经常去图书馆,因为家里没那么多书,但我总是很珍惜每一次阅读的机会。

师:看来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体验。这说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是一样的。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多读书、读好书。

五、总结升华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窃读记》,不仅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还深入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感受到阅读的力量,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攀登这座阶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六、布置作业

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窃读”的理解。

2. 选择文中的一段描写,进行仿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