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餐具清洗消毒制度】为确保医院内餐饮服务的安全与卫生,防止因餐具污染引发的食源性疾病,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医院餐具清洗消毒制度。该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食堂、餐厅及相关餐饮服务场所使用的餐具、厨具及器具。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餐具使用和管理的部门,包括但不限于住院部、门诊部、职工食堂、临时供餐点等。所有进入医院餐饮系统的餐具均需按照本制度进行清洗与消毒。
二、基本要求
1. 餐具使用前必须经过彻底清洗和有效消毒,确保无残留物、无异味、无细菌。
2. 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相关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定期接受培训,确保操作规范。
3. 所有餐具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分类存放。
三、清洗流程
1. 预处理:将使用后的餐具进行初步清理,去除食物残渣和污垢。
2. 清洗:使用流动清水或专用洗涤剂对餐具进行充分冲洗,确保表面无残留。
3. 消毒: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常见方式包括高温蒸汽消毒、紫外线照射、含氯消毒剂浸泡等。
4. 干燥:消毒后的餐具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专用区域,自然晾干或使用干净布巾擦干,防止二次污染。
四、消毒方法及标准
1. 高温蒸汽消毒:适用于耐热餐具,温度应达到100℃以上,持续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 化学消毒: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液),按比例稀释后浸泡餐具,时间不少于10分钟,随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 紫外线消毒:适用于小件餐具或特定设备,需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确保照射均匀且无遮挡。
五、管理与监督
1. 各餐饮单位应设立专人负责餐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并建立清洗消毒记录。
2. 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餐具清洗消毒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于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餐具,不得继续使用,必须立即更换或重新消毒。
六、应急处理
若发现餐具污染或疑似污染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餐具,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与处理。必要时可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食品安全。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单位应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医院餐饮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医院餐饮服务的卫生水平,降低感染风险,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就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