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题李凝幽居》原文、译文及赏析】唐代诗人贾岛,以“苦吟”著称,其诗风清冷孤寂,意境深远。《题李凝幽居》是其代表作之一,全诗通过对隐士李凝居住环境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闲适心境。本文将从原文、译文及赏析三个方面,深入解读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
一、原文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二、译文
我住在一处宁静的住所,四周很少有邻居。小路穿过草地,通向一片荒废的庭院。
鸟儿在池边的树上栖息,月光下,一个僧人轻轻敲响了门。
走过小桥,看到田野的景色;移动石头时,仿佛触动了云雾的根基。
暂时离开,还会再来这里,我们之间的约定不会辜负。
三、赏析
《题李凝幽居》虽为一首题咏之作,却因其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广受赞誉。全诗共八句,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象清新自然。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点明了李凝所处的环境——偏僻幽静,少有人烟。这里的“草径”、“荒园”不仅描绘出一种荒凉之感,也暗示了李凝远离世俗、独善其身的生活态度。
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全诗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这一联通过“鸟宿”与“僧敲”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灵动的氛围。尤其是“僧敲月下门”一句,不仅是对现实场景的描绘,更暗含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句诗也因“推敲”典故而闻名,成为文学史上关于诗歌创作态度的经典例子。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进一步拓展了空间感,表现了诗人游历李凝幽居时的所见所感。“分野色”写出了远山与近景的层次,“动云根”则赋予自然以灵动的生命力,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达了诗人对李凝的敬重与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执着追求。诗人虽然暂时离去,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这片净土,显示出他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四、结语
《题李凝幽居》以其简洁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贾岛诗歌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寄托情怀、表达志趣的作品。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这首诗依然能够引发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贾岛用他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心灵澄澈的世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安宁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