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有狙公者者的意思】宋有狙公者
古时有一人,姓狙,名公。他居住在山林之间,养了一群猴子。这些猴子聪明伶俐,能听懂人话,也能模仿人的动作。狙公对它们十分喜爱,日日照料,与它们朝夕相处。
有一天,狙公想给猴子们分食物。他拿出一捧栗子,打算平均分给每只猴子。可是,猴子们见了栗子,个个争抢,不肯按顺序来。狙公见状,便说:“你们若是不守规矩,我就不再给你们吃东西了。”
猴子们一听,立刻安静下来,乖乖排队。狙公见它们听话,便开始分食。可他心里却有些不安,觉得这样对待猴子,似乎不太公平。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每天早上给猴子们吃三颗栗子,晚上再给两颗。猴子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其中的差别,直到某天早上,狙公突然减少了分量,只给了它们两颗。猴子们顿时大闹,纷纷跳脚,不愿接受这种变化。
狙公看着它们的反应,心中暗喜。他意识到,只要控制好分配的方式,猴子们就会顺从地接受任何安排,哪怕原本是不公平的。
这个故事后来被传为佳话,人们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人心易变,若能掌握分配之术,便可掌控全局。而那些看似顺从的群体,往往只是因为习惯了既定的规则,而非真正认同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