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第一单元通常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初步考察。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围绕“自然与人生”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多篇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哲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份精心设计的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摇曳(yè)
B. 翩跹(xiān)
C. 静谧(mì)
D. 萧瑟(sè)
2.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句话出自( )
A. 《庄子》
B. 《论语》
C. 《孟子》
D. 《韩非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来上课。
B.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
C. 由于天气恶劣,导致比赛取消。
D.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4. 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山间的景色让鸟儿感到快乐,水中的倒影使人心境空灵。
B. 山上的光线使鸟儿变得活泼,水中的影子让人感到宁静。
C. 山间阳光明媚,鸟儿欢叫;水中的倒影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D. 山林景色美丽,水中的倒影令人沉思。
5. 下列诗句中,描写季节变化的一项是( )
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现代著名散文家。
2.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__________》。
3.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__________。
5.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老舍用“__________”来形容济南的温暖与舒适。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 这段文字出自哪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出作品名称。(2分)
2. 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作者通过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陋室”与“德馨”之间的关系。(6分)
5. 你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6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我眼中的自然之美
要求:
-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 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B
4. C
5. C
二、填空题
1. 朱自清
2. 湖上初晴后雨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 马致远
5. 宝地
三、阅读理解
1. 刘禹锡,《陋室铭》
2. 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但因为我品德高尚,所以显得香气四溢。
3. 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4. “陋室”指的是居住环境简陋,而“德馨”则是指个人的道德修养高尚。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品德的重要性。
5. (略,根据学生实际作答情况评分)
四、作文
(略,根据学生写作水平进行评分)
结语
第一单元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力。通过本次检测,希望同学们能够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