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全文】《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楷书之极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此碑文为唐太宗李世民所撰,记述了九成宫中发现清泉的经过,赞美了皇家的德政与自然之美。欧阳询以其严谨的笔法、端庄的结构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将此文书写得气势恢宏、法度森严,成为后世学习楷书的重要范本。
全文如下:
九成宫醴泉铭
朕闻: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义。故《易》曰:“君子以顺德,积小以成大。”又曰:“君子以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是以帝王之业,非一圣之功也。昔者周武王克商,而天下归心;汉高祖起沛,而四海仰义。虽有贤君,未尝不赖忠臣之辅也。
朕以薄德,承天之命,抚有万邦,不敢自安。惟兹九成宫,在关中之西,山川秀美,气候和畅。朕每巡幸于此,观其形胜,览其风物,思所以慰民之心,养民之志。于是修缮旧观,增益新制,使百官庶民,咸得其所。
岁在甲申,春正月,朕巡狩于岐阳,行宫于九成。时属仲春,万物昭苏,林木葱茏,草木繁茂。忽见宫中东北隅,有泉涌出,清澈甘美,异于常水。遂命工部尚书杨恭仁,凿池引水,建亭立碑,以纪其事。
夫泉者,地之精气也。其清也,可以养性;其甘也,可以润身。况乎圣人之德,如泉之流,泽被四方,惠及万类。故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今朕得此泉,岂非天赐之瑞,以昭我皇唐之盛乎?
于是,乃命学士魏徵,撰文勒石,以垂不朽。欧阳询书之,字画遒劲,体势庄严,可谓笔力千钧,神采飞扬。后之览者,可得见圣主之德,书家之艺,共成千古之绝唱。
此碑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欧阳询以其精湛的技艺,将文字与书法完美结合,展现出一种庄重典雅、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后世许多书法家都以此碑为临摹范本,力求从中汲取笔法与结构的精髓。
如今,《九成宫醴泉铭》虽历经千年风雨,仍保存完好,被视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它不仅是欧阳询个人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无论是在书法教学、历史研究,还是艺术欣赏方面,这部作品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