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阅读答案及翻译

2025-08-10 08:12:37

问题描述: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阅读答案及翻译,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8:12:37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阅读答案及翻译】《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其词集之中。这首词虽篇幅简短,却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充分体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一、原文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二、词语解释

- 兰芽:兰草的嫩芽,象征新生与希望。

- 浸溪:指兰芽生长在溪水边,被水滋润。

- 沙路:沙石铺成的小路,干净无泥。

- 潇潇暮雨:形容傍晚时分的细雨声音。

- 子规:即杜鹃鸟,常在春末夏初鸣叫,寓意离别或思乡。

- 白发:象征年老。

- 黄鸡:古代用“黄鸡”比喻时光流逝,常与“白发”连用,表示感慨年华易逝。

三、内容赏析

上片描绘了一幅清新的山水画卷:山脚下兰草初生,溪水潺潺;松林间小路洁净无尘,细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声。画面宁静而富有生机,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欣赏。

下片则转入哲理思考:“谁道人生无再少?”这是对人生短暂、青春不再的质疑,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接着以“门前流水尚能西”作比,说明即使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有可能实现,暗示人不应因年老而灰心丧气。最后一句“休将白发唱黄鸡”更是劝诫人们不要一味感叹时光流逝,应珍惜当下,保持乐观心态。

四、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本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上阕描写了山下的兰芽、溪水、松林、沙路以及暮雨中的子规鸟。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2. “谁道人生无再少?”一句有什么深意?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思考,但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命充满希望的态度,认为即使年老,仍可以拥有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3. 词中“门前流水尚能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门前流水”拟人化,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

4. 结合全词,谈谈你对“休将白发唱黄鸡”的理解。

答:“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不要因为年老而悲观失望,应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这体现了苏轼面对人生挫折时的坚韧与超然。

五、全文翻译

山下兰草的嫩芽刚刚长出,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石小路干净无泥。傍晚的细雨中,杜鹃鸟在啼叫。

谁说人不能再次年轻呢?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流去!不要因为白发而感叹时光流逝。

六、总结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词,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表达了苏轼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以及面对困境时的豁达胸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