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颠倒歌教案】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和学唱《颠倒歌》,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2. 理解歌词内容,初步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1. 音乐《颠倒歌》音频或视频资源。
2. 图片或卡片(如“鸡妈妈”、“小老鼠”、“大狮子”等)。
3. 道具(如帽子、围巾、小动物头饰等)。
4. 黑板或白板、粉笔或马克笔。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一首特别有趣的歌,名字叫《颠倒歌》。这首歌里的事情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哦,你们想不想听听看?”
播放《颠倒歌》的音频,引导幼儿认真听,并提问:“你听到什么有趣的事情了吗?”
2. 歌曲欣赏与理解(10分钟)
再次播放歌曲,配合图片或卡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边播放边讲解歌词意思,如:“鸡妈妈生蛋,小老鼠偷吃,大狮子怕小猫……这些事情是不是跟我们平时知道的不一样?”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听到的内容,增强理解能力。
3. 学习歌曲(1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唱《颠倒歌》,注意节奏和音调的准确性。
可以采用分段教学的方式,先教前两句,再逐步推进。
在学唱过程中,加入动作表演,如模仿“鸡妈妈”“小老鼠”等角色的动作,增加趣味性。
4. 游戏互动(10分钟)
设计一个“颠倒小剧场”游戏:
-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如“鸡妈妈”,请幼儿说出它正常的动作(孵蛋),然后引导他们说出“颠倒”的说法(比如“鸡妈妈生蛋”)。
- 幼儿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用“颠倒”的方式表达,其他幼儿猜是什么动物或事物。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今天我们学会了《颠倒歌》,还知道了什么是‘颠倒’。以后我们还可以编一些有趣的‘颠倒故事’,看看谁编得最有趣!”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首有趣的歌曲。
四、活动延伸建议:
1.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相关道具,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创编。
2. 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的“颠倒世界”。
3. 结合语言活动,引导幼儿讲述“颠倒的故事”。
五、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趣味性的歌曲和互动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作更多有趣的“颠倒”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