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源自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著名情节。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智慧与谋略,也反映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愚蠢。下面我们将对这一典故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故事背景总结:
“赔了夫人又折兵”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讲的是东吴孙权为了夺回荆州,设计用美人计骗取刘备的信任,企图借机将刘备骗到东吴,以达到控制或扣留他的目的。然而,这个计划最终失败,不仅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损失了人马,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具体来说,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让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假意嫁给刘备,以此作为诱饵,试图在婚礼后将刘备软禁或擒获。但诸葛亮早有防备,安排赵云和关羽等将领暗中保护刘备。结果,刘备顺利逃脱,而东吴则在追击过程中损失惨重,最终一无所获。
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
主要人物 | 孙权、周瑜、刘备、孙尚香、诸葛亮、赵云 |
故事背景 | 东吴为夺回荆州,设美人计诱骗刘备 |
故事经过 | 孙尚香假嫁刘备,意图将其控制;诸葛亮识破计谋,助刘备脱身 |
结果 | 刘备成功逃脱,东吴损失人马,未达目的 |
成语含义 | 指做事不仅没有得到好处,反而遭受双重损失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造成更大损失的情况 |
总结:
“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对人性中贪婪与短视的警示。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因一时之利而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这个故事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远见,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以上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