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穷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穷”字常用于表达一种极端的状态,如“贫穷”、“穷尽”、“穷困”等。许多成语中也包含“穷”字,用来形容某种状态、行为或结果。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带有“穷”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带有“穷”字的成语,涵盖不同语义和用法:
- 穷则思变:指在困境中会思考改变现状的方法。
- 穷则独善其身:出自《孟子》,意为在不得志时,应修养自身。
- 穷兵黩武:指滥用兵力,发动战争。
- 穷途末路:形容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 穷凶极恶:形容极其凶狠、残忍。
- 穷理尽性:指探究事物的道理,穷尽人的本性。
- 穷山恶水:形容偏僻、荒凉、环境恶劣的地方。
- 穷则思变,达则兼善天下:强调在困境中要改变,在顺境中要帮助他人。
- 穷不失义:指即使贫穷也不丧失道义。
- 穷而后工:指文人因生活困顿而更注重文学创作。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穷则思变 | 在困境中会思考改变 | 《周易》 |
穷则独善其身 | 在不得志时,应修养自身 | 《孟子·尽心上》 |
穷兵黩武 | 滥用兵力,发动战争 | 《后汉书》 |
穷途末路 | 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 《史记》 |
穷凶极恶 | 极其凶狠、残忍 | 《后汉书》 |
穷理尽性 | 探究事物的道理,穷尽人的本性 | 《周易》 |
穷山恶水 | 偏僻、荒凉、环境恶劣的地方 | 民间俗语 |
穷则思变,达则兼善天下 | 困境中求变,顺境中助人 | 《孟子·尽心上》 |
穷不失义 | 即使贫穷也不丧失道义 | 《论语》 |
穷而后工 | 文人因生活困顿而更注重创作 | 古代文论 |
以上这些成语中的“穷”,含义各异,有的表示“贫穷”,有的表示“极端”或“尽头”,也有的是比喻处境艰难。了解这些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