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神针是啥意思】“定海神针”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神话中用来稳定大海的神针,后来被引申为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到稳定作用的重要人物或事物。这个词语常用于比喻那些在复杂局面中能够起决定性作用、保持局势稳定的因素。
一、
“定海神针”最早出自《西游记》中的故事,孙悟空曾用金箍棒作为“定海神针”,用来镇压东海龙宫。后来,“定海神针”逐渐演变为一个比喻性的说法,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能稳定局势、掌控全局的人或事物。
在现代语境中,“定海神针”可以指:
- 某个关键人物(如领导者)
- 一种重要的制度或政策
- 一种稳定社会或经济的力量
这个词常用于新闻报道、评论文章或日常表达中,强调某人或某事在关键时刻发挥的关键作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定海神针 |
出处 | 《西游记》 |
原意 | 神话中用来稳定大海的神针 |
引申义 | 在关键时刻能稳定局势的人或事物 |
用途 | 形容关键人物、制度、政策等 |
使用场景 | 新闻、评论、日常表达等 |
含义 | 关键、稳定、决定性作用 |
近义词 | 关键人物、定盘星、核心力量 |
反义词 | 动荡、不稳定、无主心骨 |
三、使用示例
- 新闻报道:“在经济危机中,政府出台的政策成为市场的‘定海神针’。”
- 职场语境:“他一直是团队的‘定海神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稳住局面。”
- 日常生活:“家里有个‘定海神针’,事情就不太容易出乱子。”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定海神针”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稳定与掌控力。它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