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制肘和掣肘的区别

2025-10-05 13:57:04

问题描述:

制肘和掣肘的区别,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5 13:57:04

制肘和掣肘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制肘”和“掣肘”这两个词,虽然它们发音相近,但含义却大不相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个词语的用法与区别,本文将从词义、用法、来源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词义总结

1. 制肘

“制肘”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通常不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在某些古文或特定语境中,“制肘”可能表示“限制、控制人的行动”,但其使用频率较低,且多为书面语或文学表达,实际应用中较少见。

2. 掣肘

“掣肘”则是一个更为常见、规范的词语,意思是“牵制、阻碍”,常用于描述在做事过程中受到来自他人或外部因素的干扰或限制。例如:“他在工作中常被上级掣肘,难以施展拳脚。”

二、用法对比

项目 制肘 掣肘
常用性 较少使用,多见于古文 常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
含义 限制、控制 牵制、阻碍
语体色彩 文言色彩较浓,偏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均可
搭配对象 多用于人或行为 多用于人、政策、计划等
示例句子 他被权臣制肘,难有作为。 他的计划被同事掣肘,无法实施。

三、来源与演变

- 制肘:源自古代汉语,可能是“制”(限制)与“肘”(手臂)结合而成,意指通过肢体动作来限制对方行动,后逐渐演变为抽象意义上的“限制”。但由于使用频率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单独使用。

- 掣肘:同样源于古代,最初指用手拉住对方的手臂以阻止其行动,后引申为“牵制、阻碍”。这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下来,并广泛用于描述各种形式的限制和干扰。

四、总结

“制肘”与“掣肘”虽字形相似,但意义截然不同。其中,“掣肘”是现代汉语中常用且规范的词汇,用于描述在行动或决策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而“制肘”则较为生僻,使用范围有限,更多出现在古文或特定语境中。

因此,在日常写作和交流中,建议优先使用“掣肘”一词,以确保表达准确、自然。

表:制肘与掣肘对比表

项目 制肘 掻肘
含义 限制、控制 牵制、阻碍
使用频率
语体色彩 文言色彩强 现代口语/书面语通用
常见场景 古文、文学作品 日常生活、工作、政策讨论
示例 被权臣制肘 计划被掣肘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易混淆词语,欢迎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