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诸葛恪得驴文言文翻译

2025-10-06 17:29:47

问题描述:

诸葛恪得驴文言文翻译,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6 17:29:47

诸葛恪得驴文言文翻译】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寓意深刻、情节生动的小故事。其中,“诸葛恪得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故事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讲述了东吴名臣诸葛恪如何机智应对突发状况,展现出他的聪明才智。

一、故事概述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谋士,以才思敏捷著称。有一次,他随孙权出巡,途中遇到一位官员牵着一头驴,孙权开玩笑说:“此驴甚肥,可食之。”诸葛恪当即应声答道:“君王所赐,臣当以礼相待,不敢私食。”随后,他巧妙地将驴牵走,并在第二天将其烹煮献给孙权,同时附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臣已奉命,将此驴烹而食之。”

孙权见状,大笑不止,赞赏诸葛恪的机智与幽默。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诸葛恪的临场反应能力,也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处世智慧。

二、文言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对照

文言原文 现代汉语翻译
诸葛恪得驴。 诸葛恪得到了一头驴。
孙权出猎,见一驴甚肥,顾左右曰:“此驴甚肥,可食之。” 孙权外出打猎,看到一头很肥的驴,回头对身边的人说:“这头驴很肥,可以吃掉。”
恪曰:“君王所赐,臣当以礼相待,不敢私食。” 诸葛恪说:“陛下赐予的东西,臣应当以礼相待,不敢私自食用。”
遂牵而去。 于是他牵着驴离开了。
明日,烹而献之,题其皮曰:“臣已奉命,将此驴烹而食之。” 第二天,他把驴煮了献给孙权,并在驴皮上写道:“臣已奉命,将此驴烹而食之。”

三、总结

“诸葛恪得驴”虽为一则小故事,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政治智慧。诸葛恪通过巧妙的语言艺术,既遵守了君主的命令,又避免了直接违背礼仪,展现了高超的应变能力和政治手腕。这种“以智取胜”的方式,在古代官场中尤为可贵。

此外,该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礼”与“智”的重视,以及君臣之间的互动方式。诸葛恪的形象也因此更加丰满,成为后人学习和敬仰的对象。

四、思考与启示

1. 语言的艺术性:在表达中,措辞往往决定成败,诸葛恪正是凭借一句“不敢私食”,化解了可能的尴尬。

2. 灵活应变:面对突发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合理判断并采取行动,是成功的关键。

3. 礼与智的结合:在传统社会中,礼仪与智慧缺一不可,两者结合才能真正赢得尊重。

如需进一步了解“诸葛恪得驴”背后的历史背景或相关人物,可查阅《三国志》或相关历史文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