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史书】《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被誉为我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它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也是世界史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著作。
一、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时期的司马光主持编纂,历时19年完成。全书共294卷,按时间顺序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思想深度。
与之前的断代史不同,《资治通鉴》打破了朝代界限,以时间为主线,系统地整理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这种编年体的写法,不仅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也为后世史书的编写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政治读本。司马光在书中注重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和治国经验的总结,旨在为统治者提供借鉴,因此也被称为“帝王之书”。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资治通鉴 |
作者 | 司马光(主编) |
成书时间 | 北宋时期(1066年—1084年) |
体例 | 编年体通史 |
记载范围 | 战国至五代(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 |
总字数 | 约300万字 |
特点 | 按时间顺序编排,注重历史教训与治国经验 |
影响 | 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被视为中国古代史学经典 |
三、结语
《资治通鉴》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不仅在史学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也在思想和文化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更是了解古代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的重要窗口。对于历史爱好者和学者而言,这部巨著无疑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