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师旷撞晋文公原文及译文

2025-10-16 06:21:52

问题描述:

师旷撞晋文公原文及译文,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6 06:21:52

师旷撞晋文公原文及译文】《师旷撞晋文公》是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著名乐师师旷在劝谏晋文公时,因直言不讳而“撞”了晋文公的故事。这个故事通过生动的对话和行为,展现了古代士人敢于进谏、以理服人的精神。

一、原文节选

> 晋文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何不秉烛乎?”

> 文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 文公曰:“善哉!”遂学。

二、译文

晋文公问师旷说:“我年纪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太晚了吧?”

师旷回答:“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晋文公说:“哪里有做臣子的拿君主开玩笑的道理?”

师旷说:“我是个盲人,怎么敢拿君主开玩笑呢?我听说:年轻时好学,就像早晨的太阳;壮年时好学,就像中午的阳光;年老时好学,就像点燃的蜡烛。点燃蜡烛的光明,比起在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晋文公说:“说得对啊!”于是开始学习。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内容
出处 《韩非子·说林上》
人物 晋文公、师旷
主题 勉励学习、尊重贤才、敢于进谏
寓意 学习不分年龄,只要肯学,任何时候都不晚
语言风格 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晋国,士人阶层重视教育与道德

四、表格总结

问题 答案
故事出自哪部典籍? 《韩非子·说林上》
主要人物是谁? 晋文公、师旷
故事主要讲什么? 师旷劝晋文公晚年仍应学习,用“秉烛”比喻学习的意义
师旷为何“撞”晋文公? 实际上是“劝谏”,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撞”
故事传达了什么道理? 学习不应受年龄限制,积极进取才是正道
语言有何特点? 言简意赅,富有智慧,体现儒家思想

五、结语

《师旷撞晋文公》虽为寓言,却蕴含深刻的道理。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士人对君王的忠告方式,也体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师旷以巧妙的比喻劝谏,使晋文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智慧与勇气值得后人学习。

以上就是【师旷撞晋文公原文及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