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古诗全文】《永遇乐》是词牌名,最早见于唐人李煜的词作,后经宋代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等人的创作而广为流传。该词牌结构严谨,节奏感强,常用于抒发豪情壮志或怀古伤今的情感。以下是对《永遇乐》这一词牌及其代表作品的总结,并附上相关作品的全文。
一、《永遇乐》词牌简介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永遇乐 |
起源 | 唐代,最早见于李煜词 |
韵律 | 多为双调,上下片各七句,押仄韵 |
特点 | 结构对称,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
常见主题 | 怀古、咏史、抒情、感慨人生 |
二、经典《永遇乐》作品一览
以下是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永遇乐》作品,均以“永遇乐”为题,内容各异,风格多样。
1.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全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赏析:
此词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语言雄浑有力,情感激昂。
2. 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
全文: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赏析:
此词写景细腻,情感含蓄,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与人生如梦的感慨。
3. 李煜《永遇乐》(残篇)
原文片段:
秦楼东风里,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注释:
此为李煜早期作品之一,虽未完整传世,但已可见其婉约风格。
三、总结
《永遇乐》作为传统词牌,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从辛弃疾的豪迈悲壮,到苏轼的婉约深情,再到李煜的缠绵悱恻,不同词人赋予了这一词牌不同的生命与色彩。无论是怀古抒情,还是写景言志,《永遇乐》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作品 | 作者 | 风格 | 主题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辛弃疾 | 豪放悲壮 | 怀古、爱国 |
《永遇乐·明月如霜》 | 苏轼 | 婉约含蓄 | 思乡、人生感慨 |
《永遇乐》(残篇) | 李煜 | 婉约柔美 | 离愁别绪 |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首《永遇乐》的具体背景或文学价值,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永遇乐古诗全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