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含答案)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二次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在理论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如何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并附上详细的解答过程。
例题1:抛物线轨迹问题
假设一个篮球运动员投篮时,篮球的运动轨迹可以用二次函数 \(y = -0.05x^2 + 0.8x + 2\) 来表示,其中 \(x\) 表示水平距离(单位:米),\(y\) 表示篮球的高度(单位:米)。求篮球达到的最大高度以及对应的水平距离。
解答:
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是 \(y = ax^2 + bx + c\)。根据公式,顶点的横坐标 \(x\) 可以通过 \(-\frac{b}{2a}\) 计算得出:
\[ x = -\frac{0.8}{2 \times (-0.05)} = 8 \]
将 \(x = 8\) 代入原方程求得最大高度:
\[ y = -0.05(8)^2 + 0.8(8) + 2 = -3.2 + 6.4 + 2 = 5.2 \]
因此,篮球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5.2 米,对应的水平距离为 8 米。
例题2:利润最大化问题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成本函数为 \(C(x) = 2x^2 + 5x + 100\),销售价格为每件 50 元。问该公司生产多少件产品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
解答:
利润函数 \(P(x)\) 可以表示为收入减去成本:
\[ P(x) = 50x - (2x^2 + 5x + 100) = -2x^2 + 45x - 100 \]
同样使用顶点公式计算 \(x\) 的值:
\[ x = -\frac{45}{2 \times (-2)} = 11.25 \]
由于生产数量必须是整数,分别计算 \(x = 11\) 和 \(x = 12\) 时的利润:
- 当 \(x = 11\) 时,利润 \(P(11) = -2(11)^2 + 45(11) - 100 = 143\)
- 当 \(x = 12\) 时,利润 \(P(12) = -2(12)^2 + 45(12) - 100 = 148\)
因此,当生产 12 件产品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 148 元。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二次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