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原文及翻译

2025-05-25 09:15:11

问题描述: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原文及翻译,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5 09:15:11

在古代中国,有许多关于道德和智慧的故事流传至今。其中,《世说新语》中的《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便是这样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性格,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原文如下: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朗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翻译如下: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的时候,有个人想要搭他们的船,华歆对此感到为难。王朗却说:“船还很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盗贼追赶过来,王朗想把那个人赶下船。华歆说:“我当初之所以犹豫,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呢?”于是,他们仍然像开始一样带着那个人一同逃难。世人因此来评定华歆和王朗的品德高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承诺是需要坚守的。一旦接受了别人的信任,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能因为外界的变化而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这种诚信和责任感,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值得推崇的品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华歆和王朗的不同性格特点。华歆谨慎稳重,考虑长远;而王朗则显得轻率,容易因一时的便利而做出改变。这样的对比,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总之,《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道德启示的故事。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慎重对待每一个承诺,并且在关键时刻保持诚信和担当。这些品质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