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它们像一颗颗星星,静静地镶嵌在岁月的天空中。而我的记忆中,最让我感动、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一次与爷爷一起放风筝的经历。
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春天来了,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爷爷说:“今天带你去公园放风筝吧。”我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忙跑进房间拿出我最喜欢的蝴蝶风筝。那是一个蓝色的蝴蝶,翅膀上画着美丽的花纹,是我亲手涂色的。
我们来到公园,阳光洒在草地上,微风吹来,带着一丝花香。爷爷拿着风筝线,一边教我怎么让风筝飞起来,一边讲他小时候放风筝的故事。他说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塑料风筝,都是自己用竹子和纸扎的,虽然简陋,但特别有成就感。
我学着爷爷的样子,把风筝举过头顶,迎着风慢慢奔跑。可风筝却总是歪歪扭扭地掉下来。我急得直跺脚,爷爷却笑着说:“别着急,要顺风而行,不能逆风。”他耐心地教我调整角度,控制力度。终于,在一次尝试中,风筝“嗖”地一下飞上了天空,像一只真正的蝴蝶,在蓝天中翩翩起舞。
那一刻,我感到无比自豪,也明白了爷爷的话:做事不能急躁,要有耐心,要学会观察和适应环境。那只风筝不仅飞在空中,也飞进了我的心里,成为我童年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后来,我很少再见到爷爷。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离开了我们。每当我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总会想起那个春日,想起爷爷的笑容和他教我的那一课。
如今,我已经长大,但那段记忆依然清晰如昨。它不仅仅是一次放风筝的经历,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它告诉我,有些东西虽然过去了,但永远不会真正消失,因为它们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记忆里。
这就是我的记忆,一段温暖、简单却又意义非凡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