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之御(》阅读答案及翻译)】《晏子之御》是出自《晏子春秋》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讲述晏子的车夫与妻子之间的对话,反映出一个人在地位提升后是否能够保持谦逊、自省的重要性。本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用于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对品德修养的重视。
一、原文节选:
>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归,其妻曰:“子今仕为齐相,而君之宠幸,吾不以为荣,而以为忧。”夫曰:“吾为相,何忧?”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而居处卑贱,食不重味,衣不重采。今子长八尺,乃为大夫之御,而意气扬扬,若自得也。此非所以事君之道也。”
二、翻译:
晏子担任齐国的宰相,有一次外出,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作为晏子的车夫,撑着大伞,驾驭着四匹马拉的车,神情得意,非常自满。回家之后,妻子对他说:“你现在做了齐国宰相的车夫,受到君主的宠爱,我不觉得这是光荣,反而觉得是一种忧虑。”丈夫问:“我当了宰相的车夫,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却担任齐国的宰相,名声传遍诸侯,但他居住简陋,饮食简单,衣服也不华丽。现在你身高八尺,只是做了一个大夫的车夫,却得意洋洋,这并不是侍奉君主应有的态度。”
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文中“御者”指的是谁?
答:指晏子的车夫。
2. “其妻”为何认为“子今仕为齐相,而君之宠幸,吾不以为荣,而以为忧”?
答:因为妻子认为丈夫虽然得到了君主的宠爱,但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谦逊和自省,反而显得骄傲自满,这可能带来祸患。
3. 晏子的品行如何?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晏子虽位高权重,但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体现了他廉洁自律、谦虚谨慎的高尚品德。
4. 这则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答: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因一时的地位提升而骄傲自满,应始终保持低调和自省的态度。
四、启示与思考:
《晏子之御》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远。它不仅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因地位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差异,更强调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应该保持谦逊、低调,避免因自满而失去人心或招致灾祸。
结语:
《晏子之御》是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通过对车夫夫妇的对话,传达了“德比才高”的思想,提醒人们在面对权力和地位时,更要注重内在修养和道德操守。这不仅是古代智慧的体现,也是现代人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