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赏析】李白,唐代最负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其诗风豪放飘逸,情感真挚,语言瑰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他在宣州(今安徽宣城)送别族叔李云时所作的一首抒情长诗,全诗情感起伏跌宕,意境开阔,体现了李白对人生、仕途与友情的深刻思考。
原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这首诗以“行路难”为题,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奈与坚定。诗中开篇即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起笔,写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惆怅与现实生活的困扰。这种情绪的铺垫,为后文的情感高潮奠定了基础。
接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展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依然怀有远大志向和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尽管前路艰难,但诗人始终相信未来仍有希望,这种乐观精神令人动容。
中间部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绘了人生的重重阻碍,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而“行路难!行路难!”的反复吟咏,则强化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挣扎,也体现出他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诗中还引用了姜尚垂钓、伊尹梦日的典故,借古抒怀,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实现抱负的愿望。然而,现实中却充满挫折与不公,使得诗人内心充满了矛盾与苦闷。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理想的坚持,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中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气概。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知识分子在仕途坎坷中的普遍心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
总的来说,《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理想与命运的哲理之作,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