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父与子教学设计】一、活动名称
《父与子》
二、适用年龄
幼儿园大班(5-6岁)
三、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和互动,引导幼儿感受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激发对父母的爱与感恩之情。
2. 语言目标: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故事。
3. 认知目标:理解“父与子”这一关系的含义,初步感知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与责任。
四、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或绘本《父与子》(可选用经典漫画版或改编版)。
2. 亲子照片若干张(提前请家长配合提供)。
3. 彩色纸、画笔、胶水等手工材料。
4. 背景音乐(温馨轻柔的音乐)。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谈话引入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爸爸和孩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鼓励他们说出自己与爸爸之间的趣事或感受。
教师总结:“爸爸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我们一起成长。”
2. 故事讲述:欣赏《父与子》绘本
教师出示绘本,一边讲述一边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父子之间的互动,如一起玩耍、共同解决问题等。
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你觉得爸爸和孩子在做什么?他们看起来开心吗?”
3. 分享交流:我的爸爸
教师请幼儿轮流分享自己与爸爸之间的故事,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可以是爸爸对自己的帮助或关爱。
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如:“我的爸爸每天早上都会送我去上学。”“爸爸陪我玩积木,我很开心。”
4. 手工制作:我为爸爸做一张卡片
教师引导幼儿用彩色纸、画笔等工具,为自己爸爸制作一张感谢卡。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写下或画出自己想对爸爸说的话,如“我爱你”“谢谢您”。
5. 情感升华:亲子视频播放
播放一段温馨的亲子视频,展示不同家庭中爸爸与孩子之间的互动片段,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6. 结束语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学会了用语言和行动去表达对爸爸的爱。回家后,请把你的卡片送给爸爸,并告诉他你有多爱他。”
六、延伸活动
1.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爸爸进行一次“亲子对话”,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
2. 在班级设置“父与子”主题墙,展示幼儿的作品和照片,营造温馨氛围。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主动表达对父亲的感情。通过故事、分享、手工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后续可结合节日(如父亲节)开展更深入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情感教育。
注:本教学设计为原创内容,旨在提供适合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活动参考,避免AI重复内容,注重实际教学操作与幼儿情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