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海》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和写作顺序。
- 学习并积累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体会语言的优美与生动。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烟台海的四季变化之美。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家乡风土人情的认同感。
- 引导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烟台海的情感。
- 难点: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相关视频片段。
-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烟台海的资料,了解烟台的地理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几张烟台海边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海的感受,引出课题《烟台的海》,并介绍烟台的地理位置和海洋特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蔚蓝”、“波涛汹涌”、“轻柔”等。
3. 提问:“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烟台海的?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海?为什么?”
(三)精读课文,深入品味(20分钟)
1. 分段阅读,引导学生找出每一段中描写海的不同特点。
- 春天:海浪温柔,仿佛在唤醒大地。
- 夏天:海面广阔,充满活力。
- 秋天:海风凉爽,景色宁静。
- 冬天:海浪拍打礁石,气势磅礴。
2. 品读句子,体会语言的美。
- 如:“春日的海,像一位温柔的母亲。”
- “夏日的海,像一位热情的舞者。”
- 引导学生模仿句式,尝试用比喻描写其他景物。
3. 小组讨论:你觉得作者为什么把烟台的海写得如此生动?你是如何感受到作者对海的感情的?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烟台海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海的壮丽。
2.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并尝试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
3. 布置小练笔:以“我眼中的家乡海”为题,写一篇短文。
(五)总结提升(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烟台海四季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保护身边的自然环境?
3. 教师总结: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去珍惜。
五、作业布置:
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选择一句进行仿写。
2.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象,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
```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春:温柔母亲
夏:热情舞者
秋:宁静画卷
冬:壮阔交响曲
爱自然,护环境
```
七、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烟台海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方面还需加强,今后应多提供表达机会,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