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柙出虎的意思】“开柙出虎”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四年》中的典故。原意是指打开关老虎的笼子,让老虎跑出来,比喻放纵坏人或有害的事物,导致更大的祸患。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因管理不严、监管不到位,反而使原本被控制的危险因素失控,造成严重后果。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开柙出虎 |
拼音 | kāi xiá chū hǔ |
出处 | 《左传·宣公四年》 |
释义 | 打开关老虎的笼子,让老虎跑出来。比喻放纵坏人或有害事物,导致更大的祸患。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近义词 | 放虎归山、养虎为患 |
反义词 | 严加管束、防微杜渐 |
二、出处与典故
“开柙出虎”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四年》,讲述的是楚国令尹子文的故事。他因为对下属的宽容,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动乱。后人用“开柙出虎”来警示人们,如果对不良行为或危险人物过于宽容,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管理失职 | 公司管理层对员工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结果导致公司内部风气败坏,这就是“开柙出虎”。 |
教育不当 | 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没有加以约束,最终孩子走上歧途,这也可以称为“开柙出虎”。 |
政治失误 | 领导者对腐败分子姑息养奸,最终引发社会动荡,是典型的“开柙出虎”。 |
四、延伸思考
“开柙出虎”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警示。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企业管理、教育引导,还是社会治理,都需要注意“防范于未然”,而不是等到问题爆发才去补救。只有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开柙出虎”的悲剧重演。
五、总结
“开柙出虎”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潜在风险时,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因一时疏忽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它不仅是历史的教训,也是现实生活中值得深思的警示。
以上就是【开柙出虎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