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的意思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人对小事特别在意,甚至为了一点点小利益斤斤计较。这种行为在汉语中可以用成语“锱铢必较”来形容。这个成语不仅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过于计较微小利益的态度,也反映了其性格中较为吝啬、挑剔的一面。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解释 |
锱 | 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 |
铢 | 古代重量单位,一两为二十四铢。 |
必较 | 一定计较。 |
整体意思:
“锱铢必较”原指连极小的重量(如锱、铢)都要计较,后用来形容对极小的利益或事情也非常计较,形容人过于精明、吝啬或挑剔。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
出自《汉书·司马迁传》:“夫以人之不肖,而欲责人之贤,是犹以己之不善,而责人之善也,此非所以劝人之善也。故曰:‘人有不善,不必皆可责;人有善,不必皆可赏。’……是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夫以一人之身,而兼天下之利,是谓‘锱铢必较’。”(注:此处为引申用法)
- 用法: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过于计较琐碎之事,缺乏宽容和大度。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吝啬成性、斤斤计较、小气鬼、一丝不苟 |
反义词 | 宽宏大量、慷慨大方、大度包容、豁达开朗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日常生活 | 他连一块钱都要算清楚,真是锱铢必较。 |
工作场合 | 老板对每一分钱都锱铢必较,让员工感到压力很大。 |
人际关系 | 她总是为一点小事和别人争执,显得锱铢必较。 |
五、总结
“锱铢必较”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极小的利益或事情非常计较,表现出吝啬、挑剔的性格特征。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态度可能体现出了严谨和细致,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更常被用来批评一个人缺乏宽容和大度。因此,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应尽量避免成为“锱铢必较”的人,学会适度宽容,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