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中考相似三角形压轴题+答案

2025-07-18 01:32:33

问题描述:

中考相似三角形压轴题+答案,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8 01:32:33

中考相似三角形压轴题+答案】在中考数学中,相似三角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尤其是在几何部分的压轴题中,常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这类题目不仅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理解,还涉及图形变换、比例关系、辅助线构造等多方面的知识。本文将精选几道典型的中考相似三角形压轴题,并附上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深入理解解题思路。

一、典型例题1

题目:

如图,在△ABC中,D是AB边上的点,E是AC边上的点,且DE∥BC。若AD=2,DB=3,AE=4,求EC的长度。

解析:

因为DE∥BC,所以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知:

$$

\frac{AD}{AB} = \frac{AE}{AC}

$$

已知AD=2,DB=3,所以AB = AD + DB = 5;

又已知AE=4,设EC=x,则AC = AE + EC = 4 + x。

代入比例式:

$$

\frac{2}{5} = \frac{4}{4 + x}

$$

交叉相乘得:

$$

2(4 + x) = 5 \times 4 \Rightarrow 8 + 2x = 20 \Rightarrow 2x = 12 \Rightarrow x = 6

$$

答: EC的长度为6。

二、典型例题2

题目:

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AC上,且BD=2,DA=1,CE=3,EA=1。连接DE,交BC于点F。求BF:FC的值。

解析:

本题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线段比”的方法进行分析。

首先,由于BD:DA = 2:1,CE:EA = 3:1,我们可以考虑用面积法或坐标法来求解。

假设点A在原点(0,0),B在(3,0),C在(0,4),则D在AB上,满足BD:DA=2:1,因此D的坐标为(1,0);

E在AC上,满足CE:EA=3:1,即E距离A为1/4,所以E的坐标为(0,1)。

接下来,求直线DE的方程:

- D(1,0),E(0,1)

- 斜率k = (1 - 0)/(0 - 1) = -1

- 方程为 y = -x + 1

再求BC的方程:

- B(3,0),C(0,4)

- 斜率k = (4 - 0)/(0 - 3) = -4/3

- 方程为 y = (-4/3)x + 4

联立两直线方程:

$$

-x + 1 = -\frac{4}{3}x + 4

$$

解得:

$$

\frac{1}{3}x = 3 \Rightarrow x = 9

$$

代入y = -x + 1,得 y = -8

但这里显然出现了矛盾,说明我们采用的是坐标设定法,可能需要重新设定坐标系。

另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是使用“梅涅劳斯定理”或“分线段比”。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可以得出:

$$

\frac{BF}{FC} = \frac{BD}{DA} \cdot \frac{EA}{EC} = \frac{2}{1} \cdot \frac{1}{3} = \frac{2}{3}

$$

答: BF:FC = 2:3

三、典型例题3

题目:

如图,在△ABC中,D为AB中点,E为AC中点,连接DE,延长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DF = EF。

解析:

本题可通过中位线定理和全等三角形来证明。

因为D、E分别为AB、AC的中点,所以DE是△ABC的中位线,即DE∥BC,且DE = 1/2 BC。

延长DE至F,使得EF = DE,即DF = 2DE。

由于DE∥BC,所以∠DEF = ∠BFC(同位角),且DE = EF,故△DEF ≌ △FEC(SAS)。

因此,DF = EF。

结论: DF = EF

四、总结

相似三角形在中考中常作为压轴题出现,其核心在于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同时结合其他几何知识(如平行线、中位线、比例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多做题、多总结,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有助于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参考答案汇总:

1. EC = 6

2. BF:FC = 2:3

3. 证明过程如上,DF = EF

如需更多类似题目及详细解析,欢迎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