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秀教案

2025-08-08 07:54:52

问题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秀教案,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8 07:54:52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掌握消息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

- 学习并掌握消息的写作方法,理解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阅读两篇消息,培养学生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 引导学生比较两篇消息的异同,提升分析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增强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掌握消息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性与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原文、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背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获取新闻的?你有没有注意过新闻的结构?”

- 展示几条新闻标题,引导学生思考新闻的特点。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消息二则》,看看这两则消息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 新课讲授(20分钟)

- 第一则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介绍文章背景: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这是解放战争中的关键一役。

- 分析文章结构:导语部分简要概括事件;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叙述战况;背景部分补充说明战役的意义。

- 语言特点:简洁明了,用词准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第二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 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者及意义,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历史和影响。

- 分析文章结构:导语点明事件,主体介绍获奖情况,背景补充诺贝尔的生平。

- 语言特点:客观、公正,语言庄重。

3. 对比分析(10分钟)

- 引导学生比较两则消息的异同:

- 相同点:都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语言简洁,内容真实。

- 不同点:一则报道战争,情感激昂;一则报道科技与和平,语气较为平静。

- 鼓励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不同题材新闻的语言风格。

4. 课堂小结(5分钟)

- 回顾新闻的基本知识,强调消息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新闻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思想的表达。

5. 布置作业(5分钟)

- 写一篇简短的消息,报道校园内的一件大事(如运动会、演讲比赛等)。

- 要求:符合新闻结构,语言简练,有明确的导语和主体。

五、板书设计:

```

《消息二则》教学要点

一、新闻特点:

- 真实性

- 客观性

- 时效性

二、消息结构:

- 导语(最核心的信息)

- 主体(详细叙述事件)

- 背景(补充说明)

- 结语(总结或展望)

三、语言风格:

- 简洁

- 准确

- 平实

四、对比分析: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战争题材,语言激昂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平题材,语言庄重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两则典型消息的讲解,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新闻的基本知识。课堂互动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但在对比分析环节,部分学生仍需加强逻辑思维训练。今后可多设计类似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