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端午节教案】一、活动主题:
《巧手绘龙舟,彩笔庆端午》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端午节的主题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与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掌握端午节相关元素(如龙舟、粽子、艾草、香囊等)的绘画方法。
- 难点: 能够在作品中体现出节日的氛围与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端午节相关图片、示范画作、彩色卡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蜡笔、剪刀、胶棒等工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端午节的视频或展示一些节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吗?有哪些习俗?”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中过端午节的经历,如吃粽子、挂艾草、戴香囊等。
2. 讲授新知(10分钟)
教师讲解端午节的来历(纪念屈原)、主要习俗及象征意义,并展示龙舟、粽子、艾草、香囊等元素的图片。
通过提问互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元素的文化内涵。
3. 示范与指导(10分钟)
教师以“绘制一条龙舟”为例,进行现场示范:
- 先画出龙舟的轮廓;
- 添加细节(如船头、船尾、龙鳞等);
- 用彩色笔为龙舟上色;
- 最后可以添加背景,如江水、蓝天等,使画面更生动。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端午节元素进行创作。
4. 学生实践(2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一个端午节主题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建议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完成作品。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创作思路。
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评,从创意、色彩、构图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包粽子或制作香囊,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增强家庭互动与文化传承意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端午节的魅力。今后可结合更多传统民俗活动,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备注: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低年级至中年级学生,可根据实际学情调整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