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摄影师》教学反思】在本次小学语文课程中,我执教了课文《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小男孩为著名作家列宁拍照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与情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拓展思考。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这样的设计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后续的学习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接着,我借助多媒体展示了一些照片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理解故事背景。
在阅读理解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如“他想给列宁照张相”“他等了很久,可是列宁没有出来”等,通过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同时,我也设计了一些问题,如“你觉得小男孩为什么坚持要为列宁拍照?”“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怎么做?”这些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堂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诚实”这一主题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适时引入了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如果同学弄坏了你的东西,你愿意原谅他吗?”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逐渐明白,诚实不仅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此外,在写作训练环节,我让学生以“我想对列宁说……”为题写一段话。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写道:“我觉得您很亲切,像朋友一样。”还有的写道:“希望以后还能看到您的作品。”这些反馈让我感受到学生在情感上的成长。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时间分配上略显紧张,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语言表达上,个别学生的用词还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引导。今后,我会更加注重课堂节奏的把握,同时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小摄影师》这篇课文不仅是一次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情感教育的契机。通过这堂课,我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有温度。